立秋的诗句(合集7篇)
时间:2025-06-18 作者:智达网立秋的诗句 篇1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前一日览镜》
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夕有怀梦得》
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立秋日》
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新秋》
唐·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关于立秋节气的知识
1、立秋时节在民间也被人们称为七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
2、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3、立秋三候: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4、立秋到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除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无夏区外,我国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都是会在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秋老虎。
立秋的由来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立秋的天气变化
立秋节气之后天气的主要的变化就是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以及会出现秋老虎天气。民间有“立秋3日凉风至”的说法,但立秋后大部分地区仍以晴、阴相间的天气为主,降雨天气不明显,气温仍可达到31-33℃,日平均气温仍属偏高状态,天气依然“闷热”。但是,由于早晚和午间的'温差变大,一早一晚人们的体感温度将比前几日偏低一些。立秋后会出现秋老虎天气。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然后天气就会变得愈来越凉爽。
立秋节气的忌讳
1.择吉日祭祖
在我国的古代民间立秋节气的时候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象征着秋收季节的到来。所以民间都会挑选黄道吉日祭拜,感谢上苍和祖先的庇佑,并举行尝新仪式,以庆祝五谷丰登。古人认为,上苍庇佑,才能风调雨顺;春耕秋收,不能忘记祖先。所以每到重要节日,都要祭祀、感恩。
2.立秋忌在田间走
因为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季节,也代表着收获的季节,所以立秋节气相关的禁忌都和秋收有关系。在云南地区有立秋当天忌在田间行走的讲究,而河南、江苏、湖北一带,立秋日忌雷、雨、风天气,都是认为对秋后的收成不利的,所以立秋的当天就不要去田里转了。
立秋的诗句 篇2
1、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2、风揭莲花白起,月筛桂子黄香。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4、孤旅怕栖孤栈,一声声、山鸡土犬。
5、思君成都行,残暑不见归。
6、千古英雄如水,又诗人、频频注泪。
7、醉看神州,立秋天气还如虎。
8、已经憔悴恨无诗,一阵蝉声苦。
9、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10、灯下相思重,窗前叹息轻。
11、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12、新秋怜柳蔓,故苑葬花卿。
13、归来收夏色,落叶动秋声。
1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5、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16、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17、秋来几何时,炮煮乃尔剧。
18、月冷云停,莫非秋近荷花甸。
19、柳烟飘缈,雁字依稀,人家几处。
20、正怨夏日炎,转眼已立秋。
21、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22、白头回首正斜阳,雁小青山翠。
2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24、萧瑟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5、秋空骄剩暑,客舍困炎曦。
26、槐窗过两顷雨,竹榻无一张凉。
27、衰老不耐暑,喜甚秋咫尺。
28、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9、秋来相思浅,明月挂天边。
30、秋来迟暮夕,何以最相思?
31、雁声稀落惹谁愁,树少蝉声倦。
32、宁如凿空使,远致石榴花。
3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34、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35、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36、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7、每愁夜中自足蝎,况乃秋后转多蝇。
38、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立秋的诗句 篇3
1、万绿枝头一叶黄,秋风恰则到林塘。
2、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3、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
4、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5、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6、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7、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8、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9、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10、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11、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12、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13、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14、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15、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16、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17、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18、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19、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20、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立秋的诗句 篇4
《红叶》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落叶》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红叶》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岳州看黄叶》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霜叶飞》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
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
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
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立秋日》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心中旧气味,若校去年时。
《诗经》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立秋的诗句 篇5
1、篱落秋归见豆花,竹门当水岸横槎——《立秋后自京归家》唐·李郢
2、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王建《秋日后》
3、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立秋》宋·方岳
4、西风一叶未为稠,积雨寒添客思秋——《次韵张慵庵立秋有怀》宋·方回
5、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立秋夕有怀梦得》唐·白居易
6、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清·纳兰性德
7、晚花生废圃,老树立秋阴。——张嵲《秋怀·忽忽经年事》
8、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五首·也不多时便立秋》
9、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立秋》宋·刘翰
10、深夜星汉静,秋风初报凉。——李绅《奉酬乐天立秋夕有怀见寄》
11、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新秋》唐·齐己
12、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城中晚夏思山》唐·齐己
13、秋宜何处看,试问白云官。——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
14、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吴潜《二郎神·小亭徙倚》
15、明日立秋秋色至,向晚雨随大风起。——曹勋《过淮值雨偶成呈王枢密》
16、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宣府逢立秋》清·计东
17、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立秋日闻蝉》宋·杨万里
18、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立秋》明·夏云英
19、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齐己《城中晚夏思山》
20、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立秋》宋·释道璨
21、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立秋後》宋·苏辙
22、秋祠灵岳奉尊罍,风过深林古柏开——《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诏祭岳见寄》唐·周墀
23、暗入蝉鸣树,微侵蝶绕兰——《和王卿立秋即事》唐·司空曙
24、独立秋风里,怅然思故乡。——戴复古《舟中小酌》
25、立秋五十日,殊未凉风至。——方岳《夜闻雨用诚斋新凉韵》
26、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杜甫《立秋后题》
27、倏忽徂炎罢,惊秋自此辰——《立秋后一日凉风萧瑟便若感人》宋·宋庠
28、美人盈盈立秋霜,琼楼玉宇遥相望。——胡奎《秋夜长》
29、篱槿花无色,阶桐叶有声——《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唐·卢纶
30、蓬蒿小院立秋天,秃鬓凄风雨飒然。——曾几《寓居有招客者戏成》
31、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立秋》唐·刘言史
32、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李益《立秋前一日览镜》
33、野云生晚砌,病鹤立秋庭。——李中《访山叟留题》
34、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立秋日登乐游园》唐·白居易
35、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乾隆《立秋日作》
36、立秋之雷损万斛,吴侬记此占年縠。——范成大《秋雷叹》
37、是时立秋后,烟露浩凄矣。虽然遣毕功,萎约都无几。——吴融《祝风三十二韵》
38、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戴圣《礼记》
39、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方回《连夜书·独倚西楼夜渐深》
40、今岁立秋早,便觉驱探汤。——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今岁立秋早》
41、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白居易《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42、浩然巾杖立秋钟,院舍门门细径通。——林逋《寺居》
43、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舟中立秋》清·施闰章
44、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司空曙《立秋日》
45、陇门双石表,何处立秋烟。——边贡《挽谢都宪二首·其一》
46、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纤不称立秋前。——杨弘道《六月十四日济渎庙即事》
47、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立秋日曲江忆元九》唐·白居易
48、下邳城下立秋宴,州中太守同欢劝。——尹台《漕师刘北华饮余下邳河邳守贺大夫同集》
49、水花香弄晚风清,閒立梧桐看月生——《立秋夕》宋·武衍
50、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刘翰《立秋日》
立秋的诗句 篇6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东汉.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唐.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唐.李绅.《悯农》)
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李煜.《虞美人》)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唐.刘禹锡.《秋词.其一》)
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唐.刘禹锡.《望洞庭》)
9、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乐府诗集.长歌行》)
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立秋的诗句 篇7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东汉.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4、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6、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唐.刘禹锡。《秋词。其一》)
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唐.刘禹锡。《望洞庭》)
9、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乐府诗集.长歌行》)
1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11、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张翰《思吴江歌》
12、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杜甫《月》
1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14、横笛弄秋月,琵琶弹陌桑。——李白《夜别张五》
1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6、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17、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18、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陆游《秋思》
1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20、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
为了您方便浏览更多的立秋的诗句网内容,请访问立秋的诗句
本文来源:http://www.zd36.com/fanwendaquan/5281.html